油管主播 Carefree Wandering 在视频 Identity After Authenticity: Abigail Thorn's Profile 中提到 Lionel Trilling 在1972年的社会身份理论,我觉得挺有道理的。
Trilling 的理论中有三种或者说三阶段的身份认同模式:基于 sincerity 的、基于 authenticity 的、基于 profilicity 的。
Sincerity,大致相当于中文里的“诚”,要求人做好自己应当做好的分内事,也即以“做好你的事”原则衡量一个人是不是“坏的人”。例如,如果你是当父亲的,就应该努力教育孩儿,如果你是当医生的,就要用心钻研医术救治病人,如果你是做网站前端的,就应该把网站弄得又好用又漂亮。如果你身在其位却做不到应该做好的事,你就是个“坏的人”,也就是“无能的人”。
Authenticity,大致相当于中文里的“真”,要求人成为“真正”的自己,也即以“成为你自己”原则衡量一个人是不是“坏的人”。例如,如果你觉得讲台上的老师是个笨蛋,你就不应该装出崇拜他的模样继续听课,如果能在同学面前明确说清楚那个老师的愚蠢具体在哪那就会更好。如果你明明知道那个老师是笨蛋,却装出觉得他很厉害的样子,你就成为了“坏的人”,也就是“虚伪的人”。
以“成为你自己”为标语的 authenticity 身份观曾经在西方社会作为压倒性的主流价值观,从政治到娱乐,无孔不入,但是那个主播认为时代已经变了。现在的东方或是西方世界,占据主流的都是第三种的 profilicity 的身份观。
Profilicity,大致……这个词是自造词,在中文语言圈里没能流行起来,所以没有中文词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翻译。显然 profilicity 和 profile 同词源,有关于“印象”与“轮廓”。profilicity 大致上是要求人使用他者的视角反过来对自己进行评鉴,借由评判“自己”来认识“自己”,从而规范言行,成为“他人”眼中最好的自己。总的说,这是一种以“他人所看到的自己”(也即“印象”或“形象”)为基础而建立的身份观。这个“他者”是虚设的视角,不一定要求真的有某个人在看着。例如,我在街上看见一群年轻人在跳宅舞,我感觉他们好酷哦,回家后,开始试着幻想着自己也像他们一样,在跳舞的是我,那我就太酷了,然后我要开始练习,并让自己渐渐变得越来越接近我见过的宅舞舞者,终于也成为了宅舞舞者,成为了我希望成为的那个“自己”——由于是“自己想成为的自己”,所以,即使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宅舞酷,其他人全都觉得很傻逼,也不影响我对自己的要求。反之,如果我觉得宅舞舞者很酷,但自己却不希望变成像他们一样,那我就成为了“坏的人”,也就是“阴阳怪气的人”。这种身份观的崛起起源于20世纪末电视文化产业,后来在21世纪社交网络时代(就是推特、脸书大流行的“现在”)和偶像文化的影响下,终于压倒“成为你自己”,成为了主流。
所以,我在个人简介写了“不是玩家”,背后沿用的就是 profilicity 的逻辑喽。哈,看来我也不算过时哪。
Carefree Wandering 的本名叫 Hans-Georg Moeller
他其实是在借话题安利自己的新书 You and Your Profile: Identity After Authenticity
大学教授不止玩起了油管频道,还借着频道闲聊安利私货……真好啊
也就是说,现代人普遍已经不再相信人格面具之下还存在着某个“真实的”、“恒定的”、“固有的”自我了,如今的人们更习惯利用精心挑选出的人格面具作为印模去“塑造”出理想中的“自我”。